編者按:以美育人,美在何處?美在科學、美在人文、美在實踐、美在校園。建校20年來,77779193永利心系“國之大者”,用藝術的方式研究與回答時代命題,讓美育從“小衆”走向“大衆”、從“新鮮”轉為“日常”。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特策劃2024校傲荊楚系列報道——“以美育人 美在武設”,專訪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張浩,了解該校今年招生特色亮點。
面向“大文創、大健康” 培養“藝科融合”人才
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:2024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342萬人,比去年增加51萬人。請您介紹下學校的基本情況及辦學特色,以及學校今年的招生工作重點。
張浩:學校注重特色辦學培育,面向“大文創、大健康”産業、“51020”現代産業體系等對人才培養的需求,構建了以藝術學、工學為特色和優勢的學科布局,積極打造“美在武設”校園文化品牌、拓展“藝科融合”人才培養路徑、健全“五色育人”學生服務體系,緻力為國家、地方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。
學校重視學科專業建設,設計與影視學科群、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獲批“十四五”湖北省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學科(群)建設項目;服裝與服飾設計等五個專業被評為湖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;《服裝立體裁剪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;《中外美術史》等20門課程獲批省級一流本科課程;獲批50項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;美育教研室等6個教學組織獲批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;大學數學教學團隊、數字影視藝術教學團隊獲批省級優秀教學團隊。
紅安校區“上新”
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:加速培養新質生産力所需的高素質人才,是适應時代發展需求、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。詳細介紹學校今年的招生政策,并談談相較往年有哪些大的變化和值得關注的重點。
張浩:藝術類高考改革持續進行,各省的政策文件也已經公布,根據各省要求,我校今年招生政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:
一是批次變化。我校藝術類本專科專業均在藝術類統考本科批和專科批,承認各省對應科類的統考成績,認可各省投檔規則。
二是選科變化。2024年起,各高校嚴格執行教育部發布的選科指引要求,我校藝術類和文理兼招的專業首選和再選均不限制,物理類專業(如:計算機科學與技術/食品科學與工程/食品質量與安全/生物工程/軟件工程/數字媒體技術/護理學/康複治療學)的8個專業,首選要求物理,再選要求化學;園林專業要求再選科目為生物,具體選科要求請關注我校招生信息網站,也提醒各位考生填報志願時候,注意選科要求。
三是招生類型變化。今年我校面對藝術類、普通類和技能高考類學生招生,其中藝術類新增戲劇影視導演類、技能高考類中新增計算機類和農學類,歡迎報考。
四是招生規模變化。一是新增戲劇影視導演、時尚傳播、電子商務、康複治療學四個本科專業,表演藝術、影視動畫、室内藝術設計、大數據技術和雲計算應用技術五個專科專業。二是專科計劃大量增加,歡迎考生關注。
五是學院更名。因學院專業結構調整,商學院更名為文化創意管理學院;信息工程學院更名為智能工程學院。
六是校區變化。因學校發展需要,學校校區有兩個,武漢校區和紅安教學基地,今年部分專業的學生會在紅安教學基地就讀。
十年磨一劍 眼中皆是心之所向
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:請您介紹下學校近幾年的畢業生就業及深造情況。
張浩:學校畢業生人數和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比例達1:12。畢業生就業狀況良好,大部分專業就業去向落實率超90%。近年來,每年百餘名畢業生考取公務員、事業單位;超8%學生考取國内外研究生,有校友進入世界50強高校深造,并繼續攻讀博士學位,部分校友已受聘為重點高校的教授、副教授;300餘人創業成功,其中優秀校友創業公司資産達數千萬。湧現出一批“五四”青年獎章獲得者,“大學生自強之星”“長江學子”等優秀畢業生。
在此想對2024年高考學子說,少年的書桌上沒有虛度的光陰,十年磨一劍,那些看似不起波瀾的日複一日,終會讓你看到堅持的意義。希君生羽翼,一化北溟魚,願你乘風起,扶搖直上九萬裡,願你執筆為劍,不留遺憾,做最好的自己。筆鋒所至,皆是心之所向奮鬥到底。
來源:荊楚網(湖北日報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