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訊(記者 餘焱)近年來,一系列由“校園貸”引發的悲劇在全國多個省份屢屢上演:追債、非法拘禁、無力還貸自殺……“校園貸”的迅速走紅,為大學生提供了資金便利,但也帶來新的風險和隐患。對“90後”一代的大學生而言,“花明天的錢、圓今天的夢”的消費觀念不再是件新鮮事,在校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,一旦消費欲望膨脹,就可能陷入連環債務之中。為抵制這種腐朽危險的思想,食生院在四月,各年級各班級在輔導員和班主任的組織下,相繼舉行了《樹立健康消費觀、遠離非法“校園貸”倡議書》的主題班會。
班會主要想同學們強調了校園貸具有高利貸的性質,不法分子利用高校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,防範心理弱的特點,進行短期、小額的貸款活動,表面上看是“薄利多銷”,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潤是銀行的20—30倍。很多同學都是在不了解校園貸的利率的情況下輕易借款,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,放貸人會采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讨債。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抵押,而且要收取學生身份證複印件,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,因此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,放貸人可能會采取恐吓、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讨債,嚴重影響貸款學生的身心。
此次班會從貸款平台風控漏洞多、學生人身安全受到威脅、貸款違約風險、貸款動機複雜化四個方面對大學生校園借貸進行了風險分析。針對大學生校園借貸所帶來的風險,食生院對全體學生提出四個倡議:1、強化自我保護意識,提高辨别能力。2、強化責任意識,樹立消費者觀念。3、強化信用意識,維護自身權益。4、提高風險意識,遠離違法犯罪。堅決抵禦不良網貸,專注學業珍惜青春美好韶光,從你我做起。